生于大山的茅臺,正在成為更多人的“大山”
2024年10月29日08:50 來源:酒業(yè)家團隊
生在大山的茅臺,注定有著大山一樣的責任和擔當。
10月26日,2024年“中國茅臺·國之棟梁”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助學活動發(fā)布會暨希望學子匯報會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舉辦,現(xiàn)場,茅臺捐資1億元用于2024年“中國茅臺·國之棟梁”公益助學項目的實施。
至此,茅臺“國之棟梁”公益項目已連續(xù)開展13年,累計出資13億元,資助超25萬名學子圓夢大學,成為希望工程實施以來企業(yè)累計捐資最多、覆蓋范圍最大、受益對象最廣、合作程度最深的標志性、示范性、引領性公益品牌項目。
隨著茅臺步入發(fā)展的新階段,茅臺對于公益與責任的踐行也再度加碼升級。酒業(yè)家現(xiàn)場了解到,茅臺將傾力打造以“國之棟梁”為主IP的公益品牌矩陣,助力更多人才與大國工匠的培養(yǎng)。
茅臺與“國之棟梁”的故事,始于2012年。
這一年,茅臺與中國青基會聯(lián)合發(fā)起實施了“中國茅臺·國之棟梁”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助學活動,宣布將每年捐資1億元,幫助家庭經(jīng)濟困難大學新生解決從“家門”到“校門”的困難。13年來,茅臺在“中國茅臺·國之棟梁”這一公益項目上已累計出資超13億元,資助了超過25萬名學子圓夢大學。
13年來,一屆又一屆“茅臺學子”步入大學、走向社會,有的畢業(yè)之后選擇扎根基層、服務群眾、建設家鄉(xiāng),有的成為某一行業(yè)的中堅力量,有的選擇守衛(wèi)邊防,都成為了建設國家的棟梁之材。
青年學子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與未來,青年興則國興,青年強則國強,尤其是在國家的發(fā)展建設中,需要更多高質量的人才資源。而“中國茅臺·國之棟梁”為萬千學子所做的正是給這些學子及時送去一張“遠航的船票”。更為重要的是,“中國茅臺·國之棟梁”不僅是授人以魚,更是“授人以漁”,在捐資助學的過程中,不斷強化人才的培養(yǎng),助力學子更好的成才成長。
▲茅臺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張德芹
12年是一個輪回,在“中國茅臺·國之棟梁”的第13年,是又一個新輪回的開始,選擇回到北京,也是茅臺大愛新一輪回的開始。正如茅臺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張德芹所說:“這是新一輪溫暖的傳遞與大愛的傳承?!?/P>
酒業(yè)家了解到,茅臺學子在自立自強的同時,也在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,傳遞溫暖。相關調研數(shù)據(jù)顯示,近88%的茅臺學子曾經(jīng)參與社會公益和志愿者服務活動,比大學生的平均參與率60%高出了27.9%。這也表明茅臺的善意得到了傳承,茅臺的大愛得到了傳遞。
值得注意的是,13年來,25萬名“茅臺學子”有一個共同的特質,那就是傳承善意、傳遞大愛。他們中很多人來自大山與農村,在學業(yè)有成后又毅然回到大山與農村,盡自己所能去幫助更多的人,讓茅臺大愛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,隨著“公益之風”吹到更多的角落。
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忠信中學的廖前蘭,是2015年接受“國之棟梁”資助的茅臺學子,大學畢業(yè)后,她回到家鄉(xiāng),成為一名英語教師,向更多的孩子傳播知識。她說:自己是追夢者,更是圓夢人,曾經(jīng)認為讀書上大學是一份奢望,是茅臺的希望工程送去了希望,在接下來的工作崗位中,她希望用教育讓更多的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。
“夢想愿為夢想綻放”。這是“中國茅臺·國之棟梁”全新主題曲《又見星火》中的一句歌詞。在茅臺國之棟梁與茅臺學子身上,我們看到了這句歌詞的真正含義:因為茅臺國之棟梁,無數(shù)學子的夢想得以綻放,因為25萬多名茅臺學子的圓夢,也必將會有更多人的夢想得到綻放。
“茅臺生長在大山,就注定有大山一樣的責任和擔當?!边B續(xù)13年發(fā)布社會責任報告,連續(xù)3年發(fā)布ESG報告,這些都是茅臺社會責任的具體呈現(xiàn)。一直以來,茅臺踐行著“順天敬人,明理厚德”的核心價值觀,也一直像大山一樣,用一次次公益、一次次壯舉書寫茅臺的大愛篇章。
關于“厚德”的行為準則,《茅臺玖章》中這樣描述:樂于行善利他,成人達己,熱心公益,樂于承擔社會責任,用愛心與行動傳遞正能量。
在公益方面,經(jīng)過多年的發(fā)展,茅臺也形成了包括“中國茅臺·國之棟梁”在內的茅臺公益品牌矩陣,如“茅臺王子·明亮少年”、“漢醬·匠心傳承”、“1935·國之大醫(yī)”、“賴茅·愛羽成長”、“華茅·思源三孝”、“貴州大曲·點滴有愛”等。
而茅臺作為大企業(yè)、大品牌,其責任和擔當也遠遠不止于社會公益。
作為“根在農業(yè)”的企業(yè),一直以來,茅臺不斷提升發(fā)展水平與質量,實現(xiàn)創(chuàng)匯納稅,反哺農業(yè)。
發(fā)展至今,茅臺集團擁有4萬多名員工,這背后就是4萬多個家庭的生計所在。不止如此,茅臺還通過自己的發(fā)展積極帶動上下游產業(yè)鏈創(chuàng)收增收,僅在高粱等原料種植方面,就帶動近10萬農戶增收,“十二五”以來,累計帶動近45萬貧困戶脫貧,累計讓300萬人從茅臺產業(yè)發(fā)展中持續(xù)受益。
此外,在定點幫扶與鄉(xiāng)村振興上,也活躍著茅臺的身影,針對道真、湄潭、赤水、丹寨等地的發(fā)展實際,深化產業(yè)幫扶。
在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上,茅臺胸懷“同舟共濟、守望相助”的家國情懷,積極參與到抗擊各類災情的援助之中。從1991年的華東水災、1998年特大洪水、2021年河南水災,到2003年“非典”疫情、2019年的“新冠”疫情,再到2008年汶川地震、2010年玉樹地震、2013年雅安地震等等,茅臺在義賑救災方面從未缺席。
“茅臺作為大山深處的企業(yè),有數(shù)百萬的老百姓參與到茅臺產業(yè)鏈的上下游,他們與茅臺的發(fā)展休戚相關、命運與共?!睆埖虑郾硎?,“十二五”以來,茅臺已累計出資90多億元,用于扶農興農、捐資助學、救災濟困、環(huán)境保護等,通過上下游產業(yè)鏈帶動以百萬計的父老鄉(xiāng)親、大山的人民走向鄉(xiāng)村振興,并繼續(xù)聯(lián)動茅臺的供應商、經(jīng)銷商等相關方持續(xù)幫助父老鄉(xiāng)親改善生活、增收致富。
茅臺因大山而立,靠土地而生,并以實際行動詮釋著“山的責任和擔當”,70多年來,構建起了“范圍寬、緯度廣”的社會責任履行體系。在這些不勝枚舉的公益壯舉中,我們看到,茅臺早已不僅僅是一瓶酒,不僅僅是一個企業(yè)和品牌,更是一個極具溫度的“守護者”,守護著赤水河流域的大山大河、守護著數(shù)百萬計的父老鄉(xiāng)親、也守護著更多需要幫助的人,成為他們可以依靠的“大山”。
當前,茅臺已經(jīng)踏上了發(fā)展的新征程,并確立了“順天敬人、明理厚德”的核心價值觀,在這一價值觀的引領下,茅臺也將更多地擔當起“山一樣的責任和擔當”,心系家國,為國為民,貢獻力量。
“以善行助學,深耕國之棟梁公益項目,助力學子追夢圓夢;以善舉延綿,打造國之棟梁公益品牌,彰顯大品牌大擔當;以善德修身,踐行國之棟梁公益理念,努力成為棟梁之材?!睆埖虑壅f的善行、善舉、善德也正是茅臺“明理厚德”的具體體現(xiàn)。
酒業(yè)家了解到,今年的茅臺“國之棟梁”公益助學活動,在以往捐資助學的基礎上,還特別增加了學子一堂課、學子公益行、學子回家之旅、優(yōu)才計劃等項目,通過強化先進榜樣力量的引領,組織學子參與公益實踐,持續(xù)資助優(yōu)秀人才的方式,鼓勵更多的學子奮發(fā)進取成長成才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進入新征程,茅臺在公益品牌的打造上也再度升格。2023年,茅臺成立了茅臺公益基金會,是茅臺公益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一大里程碑;而如今,茅臺則進一步確立了以“國之棟梁”主IP為統(tǒng)領,打造形成順天護地、敬人惠眾、明理思源和厚德共興四大公益IP矩陣,推進茅臺公益品牌建設。
事實上,茅臺的公益與社會責任擔當,始終與國家和社會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緊密相關,不管是助學還是濟困,都是茅臺為了社會人才培養(yǎng)做貢獻的體現(xiàn)。正如張德芹所說:“廣大學子是家庭的希望,也是社會的財富?!彼悦┡_也進一步確立了“國之棟梁”作為主IP的統(tǒng)領作用。
從茅臺圍繞“順天敬人、明理厚德”所打造的四大公益IP矩陣中可以看出,茅臺也將持續(xù)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、公益助學、文化傳承、環(huán)境保護等領域發(fā)展,大力支持教育、醫(yī)療、體育、文化等領域人才培養(yǎng),助力培育更多的“大國工匠”和“國之棟梁”
“新征程上,茅臺將堅定大品牌有大擔當?shù)纳鐣熑斡^,持續(xù)擴大茅臺公益品牌的朋友圈,全力以赴把國之棟梁公益品牌擦得更亮,持之以恒把公益助學這件事做的更有意義?!睆埖虑郾硎?。
作為生長在大山的企業(yè),茅臺更能理解如何踐行山一樣的責任和擔當。而在茅臺對于公益品牌的打造規(guī)劃中,茅臺也將更加注重在公益方面的建設,把茅臺公益打造成為像茅臺酒品牌一樣具備廣泛知名度與美譽度,并具有深遠影響力的茅臺又一形象標簽。
當然,茅臺的公益踐行又遠不止于大山之中,而是與茅臺的品牌一樣,遍布全國甚至全球,真正彰顯了“山一樣的責任和擔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