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千年!“絲路鏡像”銅鏡交流展1月10日開展
2025年01月10日08:33 來源: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
明鏡如月。在古代,銅鏡不僅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,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(nèi)涵。備受矚目的絲路鏡像——東西方古代銅鏡交流展正在緊鑼密鼓地布展中,1月10日將正式和大家見面,記者也有幸探班現(xiàn)場,提前帶大家領(lǐng)略這場跨越千年的視覺盛宴。
下午兩點,宿遷市博物館二樓展廳,一群忙碌的身影正在為1月10日的盛宴做最后沖刺!每一面銅鏡都像是被賦予了生命,正等待著它們的閃亮登場!
宿遷市博物館陳列部主任伍蘇明說:“目前,我們所有的文物都已經(jīng)擺放到位,我們正在做的工作,就是把一些說明性的展板以及說明牌,還有一些其他輔助性的標識標志,把它擺放到位?!?/P>
這次展覽,簡直是銅鏡界的“群英薈萃”!200多枚中外精品銅鏡齊聚一堂,分為“絲路之光”和“中國古代銅鏡流變”兩大陣營,六大單元,帶你領(lǐng)略埃及、古希臘、西亞、阿拉伯等絲路古國的銅鏡風采。同時,展覽還像一本活生生的歷史教科書,細致梳理了中國銅鏡的悠長發(fā)展脈絡。從4000多年前的齊家文化銅鏡,到明清時期的精湛之作,各種鏡子紋飾的演變,猶如一部精彩絕倫的動畫,讓人目不暇接。
蘭州大學文物鑒定與修復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勇說:“中國的銅鏡大部分是圓形巨鈕,但是國外的銅鏡大部分是帶把的,這是中國銅鏡和國外銅鏡最大的區(qū)別,當然你說內(nèi)容那就差別更大了。中國銅鏡反映的都是紋飾、山水、人物、神話故事等,國外的有它的文化背景,比如說古希臘羅馬神話、還有西亞兩河流域的神話、古埃及的神話故事、還有阿拉伯的神話故事、一千零一夜等等?!?/P>
你知道嗎?銅鏡一開始可不是為了照鏡子哦,它們是古人祭祀天地、祖先的神圣工具,滿滿的都是與天地對話的儀式感!從春秋戰(zhàn)國開始,銅鏡才慢慢變成了日常用品,但那份神秘感,可是一直都在呢!
蘭州大學文物鑒定與修復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勇說:“這是東漢的雙鳥博龍鏡,它的核心紋飾,就是兩只鳥持著兵器,和兩條龍在天上搏斗,從主題上說是以小博大、以弱擊強,充滿了一種大無畏的精神。而且在紋飾上,這個銅鏡是其他任何銅鏡沒見過的,它是應該說是一個獨一無二的,是個孤品?!?/P>
本次展覽將持續(xù)到4月9日,明天記得帶上你的好奇心,一起來市博物館,和這些跨越千年的銅鏡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。值得一提的是,展廳還有四個神秘的獨立展柜,正等著它們的超級明星登場!
宿遷市博物館陳列部主任伍蘇明說:“展出的是4件特別珍貴的文物,其中包括國內(nèi)的三面銅鏡,國外的一面銅鏡。這些銅鏡,要么就是紋飾造型特別獨特、獨一無二的,要么就是銅鏡的兩面都有紋飾,在國內(nèi)甚至全世界都是十分少見,也歡迎廣大市民以及外地游客,踴躍前來參觀?!?/P>